×

学校要闻

【热议】学校干部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二)

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次数:144文章来源:校内网

编者按:9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全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供稿/党委宣传部  汇编/刘天恒  单位审核/赵国峰  编审/杨爽)

党委武装部部长 王存才:八十载岁月峥嵘,八十载薪火相传。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更是人类正义事业的辉煌丰碑。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是我们汲取智慧、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作为学校一名负责征兵入伍、安全保卫工作的党员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自觉将部门工作融入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校园安全大局,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切实将纪念活动中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以更强的责任感、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篇章。

招生就业处处长 刘彦华: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受振奋和鼓舞,大会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气魄,更彰显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就业工作者,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青年学子,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积极到基层、到国防军工领域建功立业。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挖潜岗位资源,为学生搭建起高质量、精准对接的就业平台,深化指导帮扶,切实为学生提供精细化、有温度的就业指导服务,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 胡雪梅:93日上午9时,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收听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结合工作实际,我对未来工作有如下深刻思考:其一,坚守传承,强化党的核心引领。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遵循,凝聚起团队的磅礴力量,确保各项任务如利箭般精准达成。其二,不忘初心,秉持“军工报国”志向。教学中,要将“爱国奉献、军工报国”的精神如春雨般滋润课程,注重雕琢学生的军工精神,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其三,勇于创新,开拓教育崭新天地。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勇破思维坚冰,善用信息技术搭建智慧教学殿堂,深化产教、校企合作,让专业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课程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为学生铺就广阔实践之路,培育更多兼具创新智慧与实践胆识的高素质人才。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范国辉:阅兵场面极其震撼,国之重器昂首向前,将士英姿锐不可当,充分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和平的珍视与捍卫,对未来的自信与展望。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忠、毅、严、细、精、优”军工素质的优秀人才。我们将深化国防教育,将其融入育人全过程;强化产教融合,营造军工文化氛围;注重实践技能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更具备精湛技艺和过硬作风。我们将引导学生以受阅官兵为榜样,锤炼意志品质,精进技术技能,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教育强国贡献坚实的职教力量。

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张延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职业教育育人的精神坐标,更是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底色。学校五十余年建校历程,筚路蓝缕,坚忍图强,一代代学子怀揣军工报国之梦,投身共和国军工事业,隐姓埋名,为国铸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使学生深刻认识厚重军工精神的力量与伟大,方能坚定不移秉持“强国有我”的信念,以技报国,锤炼过硬本领。抗战时期“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智慧启示我们,职业教育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坚持深化“军工精神+工匠精神”思想引领,鼓励学生以攻克“卡脖子”技术为己任,锻造“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硬核实力。以行践诺,方能凝聚奋进力量。抗战精神永不褪色,育人使命永无止境。我们必将以精神为炬、以实干为基,培养更多时代工匠,为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袁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意义重大,令人心潮澎湃。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的“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要求高度契合,我们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把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转化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一方面,以党建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深化“党建+”行动,推进校企党支部联建工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把抗战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奋斗意志转化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以党建赋能高效能治理实践,结合学校“一校三区”功能布局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发挥师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志愿服务中的先锋作用,统筹推进党建阵地优化与基层治理融合,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服务河南“制造业强省”战略和技能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人才支撑。

自动化工程学院教师 袁路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时代感召力;盛大阅兵仪式上,人民军队威武雄壮、步伐铿锵,充分展现出强国强军的崭新风貌,令我倍感振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结合工作实际,我对今后工作形成以下几点深刻体会与思考:一是将抗战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在课堂教学和项目指导中,讲好英雄故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国奉献、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锤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二是以抗战精神赋能创新创业教育。倡导科技报国志向,鼓励学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更实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基础科学教学部教师 王小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令我深受教育和鼓舞。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所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定将自觉传承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将其深深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实践。中华经典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抗战精神一脉相承。我将致力于在日常教学、课程建设和科研中,深刻阐释这种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民族气节,增强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对抗战时期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推动其精髓创造性融入学术探索与育人全过程,汲取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磅礴动力,切实担负起为民族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

学校2025-2026年度“青马工程”培养班成员 郭志城: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深受震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久久回荡在耳边。作为学校青马工程培养班成员,我深知伟大抗战精神是砥砺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是滋养我们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力量。我将以伟大抗战精神为引领,组织同学们开展“抗战故事分享会”“红色经典研读”等活动,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青春征程,以过硬本领担当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军训教官团成员、网络2303班学生 程豪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自觉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军训全过程:一是筑牢信仰之基。通过讲述抗战英雄事迹、开展连队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树立强国复兴有我的坚定信念。二是磨砺奋斗之志。在军事训练中突出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教育,锤炼同学们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韧性。三是凝聚团结之力。我们将注重强化同学们的协作意识和纪律观念,在实践中感悟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团结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我们将努力把军训打造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的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在体魄锤炼和精神洗礼中汲取前行力量,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下一篇: